top of page
花邊.png

然燈語錄(二)

煌智法師 主講
2021.04.10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 
  1. 憫念為佛憐憫眾生的慈悲願力,這是佛為一切眾生服務的動力來源,慈悲心所產生的是願力,名跟利所產生的是業力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2. 燒香是用來表信,也就是相信我們可以脫胎換骨,可以離苦得樂。燒香不是用來讓佛聞的,主要是為了提醒我們如何修學,這才是燒香的意義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3. 供花是表因,供果是表果報,菩薩道為因,成佛就是果,供花是為了提醒自己修菩薩道,而能證得佛果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4. 水表清淨心、平等心,供水主要是為了提醒自己,從朝到暮,我們的心,面對任何人事物,都要維持清淨、平等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5. 燒香、供花、供果這些儀軌不是給佛用的,主要是為了讓我們對佛生起恭敬心,由此產生無量功德,而這也足以讓我們解脫,出離六道輪迴與三界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6. 供花的時候,我們一定要知道,從現在開始要行菩薩道;在擺果的時候,我們一定要誓願做佛,這就是供花、供果、供水、燒香的表法意義之所在,藉著儀軌形式來讓我們生起的恭敬心能夠更加地圓滿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7. 彌勒佛有三個表法,首先祂笑臉常開,表歡喜心;第二,祂肚子大表有容德乃大,德大則剛;第三,彌勒佛耳垂厚表福報。因此我們要像彌勒佛一樣笑臉迎人,以法喜來跟眾生結法緣,更要學彌勒佛包容一切眾生,還要時時精進勤修累積福報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8. 四大天王有各自代表的表法意涵,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,代表處事要不急不緩,這是世間法處理事情的態度。南方增長天王手持慧劍,用來斬斷我們的煩惱絲,因此我們遇到每件事情,不要用感情和意氣處理,而是要用理智和智慧來解決事情,這是佛法修學一個很重要的宗旨。西方廣目天王手持摩尼珠,代表朝向智慧光明。#四天王 #理智 #智慧 #表法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9. 末法眾生個人的知見非常強烈,主觀自我意識凌駕在一切人之上,因此我們每一件事情,如果都要用最嚴格的標準來要求眾生,那眾生就會很難跟我們相處,也無法做到隨機施化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10. 施化的化是變化的意思,如果學佛沒有使我們變化氣質,那便是失敗的教育,因為一點效果都沒有。如果學習佛法有讓我們的修養變好,智慧提升,慈悲心增長,善根增長,清淨心恢復,那才是真正在學佛,因為我們有改變氣質。學習佛學、佛法、佛理、佛道,才是真正的學佛人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11. 學佛學的是覺悟、智慧與慈悲,吃素與慈悲相應,所以學佛者一定秉持慈悲心吃素,慈悲心才是佛的本質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12. 債有分幾種,其中第一叫命債,第二叫肉債,第三叫錢債。如果今天有眾生因為你失去生命,而且是你親自取其命,那就是你欠他的命債;如果未親自取其命,而卻食其肉,則稱為肉債。當我們吃肉時,便已經跟被吃下的眾生結下惡緣,結重的惡因,自然也就造了惡罪,這就是業力的來源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13. 第八意識稱為阿賴耶識,當你吃掉眾生的肉,此業力會寄藏在阿賴耶識裡面,平常不會現形,臨命終時才會現形。所以當人臨命終時,一切善惡業會現前,過去所吃眾生的肉,取其命的業力會現前,會來障礙干擾你,在你臨命終時的時候會現分明,這是很嚴重的一件事情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14. 阿賴耶識只有在先來和後去的時候才會現形,先來指的是,當我們在下一世輪迴投胎的時候,是阿賴耶先到,我們才有色身。後去指的是,在人往生臨命終時的時候,前七識先走,最後走的是第八識,也就是阿賴耶。彼時善惡業結集現前,要來跟你算總帳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15. 燈代表的是智慧以及犧牲奉獻,燃燒自己照亮別人。所以念佛的人一定要具備犧牲奉獻的態度和覺悟,有覺悟心產生,慈悲心起作用,就不會坐視眾生受苦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16. 我們修行一定要把阿賴耶識給換下,把我們生生世世所累劫累積的善惡業,全部消除掉,恢復到我們原本真如的本性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」這個境界。消除阿賴耶識的方法,就是用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來換掉它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17. 移民不是移居國外,而是臨命終時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那才是真正的移民。真正的換心是要把過去的不善之心,換成慈悲清淨之心,如此我們才真正做到釋迦牟尼佛所教導的,幫助一切眾生做佛,成就圓滿的智慧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18. 天台智者大師說眾生有四種,第一種根利遮重,代表這個人善根深厚,但是煩惱妄想多,造業也重。這一種人要成佛很快,要墮到地獄也比任何人都快,但由於善根深厚,所以反彈力也強,哪怕他生平造了很多罪業,只要在臨命終時,遇到了善知識的開導,能夠當下覺悟,起了大懺悔心念佛,縱然他的中陰身和地獄相都現前了,還是可以不墮地獄。第二種人根利遮輕,就是這個人善根深厚,煩惱妄想非常淡薄,這樣的人在末法時代很少。第三種人根鈍遮輕,代表這個人沒有善根,但是也沒有煩惱妄想,世間的善人多屬此類。第四種人根鈍遮重,代表這個人沒有善根,煩惱妄想也重,而且不相信善知識,很難度化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19. 有善根的人會希求自己能夠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,乃至於成佛做佛,這才是真善根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20. 學佛不怕煩惱無邊,也不怕你造業、打妄想,最怕的是你沒有善根,甚至斷了自己的善根,怕的是你不肯老老實實念佛,長養自己的慈悲心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21. 淨土宗念佛法門可以把煩惱妄想和業力打包,稱為帶業往生;等到我們成就初地菩薩,再回來受報,稱為「迴入娑婆,廣度有情」。屆時順逆皆方便,以最圓滿的慈悲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智慧心來度化冤親債主,來圓滿我們的佛道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22. 有福報之人有三寡,寡言、寡行、寡欲。寡言指的是,一個人的言談舉止、應對進退都知分寸守本分,以發自內心的慈悲隨喜做到隨機施化,他從來不去浪費他的生命和時間,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呈現自身生命的意義,開展其生活的價值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23. 寡行指的是,一個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非常有意義,他不去浪費時間,不做任何沒有利益眾生的事情。第三寡欲指的是,一個人的言行從來沒有為了自己,內心沒有任何欲望,真正地做到與世無求,與人無爭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24. 真正有福報的人,他一定是做到「無欲性以剛」,此時一言一行都非常地強而有力,而且正氣凜然,充滿正能量,也叫做聖言量、聖言行,這時就不是凡夫了。         #福報 #聖言量 #聖言行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25. 一個人是否真正有福報,不是背後有誰在創造,而是自己作主,能夠真正去做有意義的事情,能夠以聖人心而非凡夫心,做每一件事情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26. 人處在欲望當中,要學會應無所住;而如果你做到了應無所住,但卻又不生其心,為一切眾生服務、付出、奉獻,那是極端的斷滅了,這是不行的。

DSC08492.jpg

真正有福報的人一定有三寡,他不會浪費一些言語,不會浪費一些無意義之行,不會讓自己增長欲望,這就是有福報。

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,在無欲的當中能夠發心。如果你應無所住而不生其心,那是極端的斷滅,將墮入無為坑。

苦命之人有三種特徵,

第一,他的習慣養成不好,在青少年的階段不求上進,讓自己的習氣在二六時中任意發作,沒有真正領受佛的隨機施化,他的習氣和習性沒有因為得到佛的教學教導而變化成自性。

第二,擇偶不善,他不會有好的因緣遇到好的同修。

第三,他不接受教育,也不喜歡教育,認為自己一輩子就是這樣。

bottom of page